“空中加油”:亞信科技的定力與增長邏輯

2023-08-07 亞信科技

8月4日,亞信科技(01675.HK)公布了上半年的財報。

乍壹看,成績有喜有憂。

喜的是,無論業務還是業績,整體都保持著穩定速度,朝著既定戰略目標持續前進。

憂的是,數智運營這壹戰略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6%。

如果不了解亞信科技,可能就此得出“結論”:亞信科技的發展已經遇到障礙。

但如果深入研判,我們則會發現,在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情況下,亞信科技其實是暫時犧牲增長速度,以超常的戰略定力,實現了壹次高難度的“空中加油”。

其中價值,當下尚不明顯,但在未來數月乃至數年,將日益顯現。

【1】

先來看壹下亞信科技上半年的財報數據。

图片

其中,我重點關註四個數字。


(1)業績上的兩個數字:

營業收入32.82億元,同比增長5.6%。

凈利潤2.12億元,同比增長12.3%。

怎麽理解它們?

我們可以對比壹下:

壹,去年同壹時期,亞信科技營業收入的同比增長,是14.5%。

這意味著,亞信科技在今年上半年的增長速度,相對去年同期有所放緩。

二,目前,在國內IT和軟件行業領域,已披露上半年財報的上市公司共有47家,其中只有1/3實現利潤增長,且其中大部分也都只實現個位數增長。

這意味著,亞信科技依然保持著領先絕大多數同行的高質量增長。


(2)業務上的兩個數字:

新簽訂單同比增長超過20%。

三新業務新簽訂單同比增長超過70%。

怎麽理解它們呢?

要觀察壹家公司的發展,收入指標往往相對滯後,業務指標則更具參考意義。

具體到亞信科技而言。

亞信科技的戰略目標,是要在2025年實現營收規模超100億,“三新業務”收入占比達到50%。

(關於亞信科技戰略計劃的更多信息,可以參見科技雜談前期報道《亞信科技再進化》)

此前,“三新業務”的收入占比,已經在2022年首次超過30%。

在今年上半年,這壹數字是33.3%,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個百分點,距離50%尚有壹段距離。

但在業務訂單上,“三新業務”的訂單增長速度,已經遠遠甩開傳統業務,整體規模的比重也已經與傳統業務基本持平。

图片

這意味著,亞信科技以“三新業務”為引擎的發展戰略,依然在穩步推進。


【2】

在本期財報中,亞信科技可能受到外界質疑的數據,主要有兩個:

壹是整體增長速度放緩,二是數智運營業務增速下滑。


壹,先談壹下數智運營業務的問題。

在與分析師與記者的溝通會上,亞信科技CEO高念書已經對此作出回應。

他表示,這壹業務的業績下滑,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從外部來說,相關業務中有壹部分,是主要由上市公司、IPO公司、互聯網公司采購的咨詢和行業報告。

而在最近半年,IPO公司數量減少,互聯網行業專業報告的需求也有降低,導致業務承壓。

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內部。

此前,亞信科技於2022年全資收購艾瑞咨詢,並與亞信科技原有的數據運營業務進行整合,組建成為壹家全新公司:艾瑞數智(iDigital)。

今年上半年,亞信科技對其進行了深度的組織變革。

在合並前,艾瑞更多是以行業劃分業務,亞信科技更多按照地域、區域劃分。

而在今年上半年,內部的業務劃分,把行業和區域都結合起來,對應的人力資源也同步進行了重組優化。

“目前是壹個優化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已經接近尾聲。”亞信科技CFO黃纓表示,如無意外,該業務在今年下半年就會重新回歸快速增長。


二、然後是整體增速問題。

根據高念書的回應,這壹問題主要也有兩方面原因:

首先,是數智運營業務的下滑,對整體業績有所拖累。

更重要的是,今年上半年以來,亞信科技的發展更加謹慎。

近幾年來,在疫情、國際形勢、宏觀調控等多種因素影響下,經濟環境日益復雜,“很多項目如果不做好質量把關,很容易掉到泥潭裏。”高念書說。

所以,亞信科技已經全面提高了事前預判的把關力度,如果項目存在利潤風險,存在回款風險,那麽即使是再大的項目,也寧可不做。

而在業務高質量拓展的同時,亞信科技也進壹步加大了成本管控等精細化管理力度,從而實現了毛利、凈利潤及經營現金流等經營指標的持續提升改善。

“我們更註重發展質量,而不是單方面追求速度。”高念書說。

如果到壹年後,甚至三年後再向回看,我相信這會成為亞信科技與很多同行進壹步拉開差距的壹個分水嶺。

很多企業都為了快速復蘇,加大了發展的速度,卻為未來埋下了隱患。

而亞信科技寧可交出“增速放緩”的財報,也要嚴把發展質量關,這樣的戰略定力,並不容易,但也必將在未來證明其價值。


【3】


事實上,如果進壹步觀察細節,我們會發現,亞信科技的增速暫時放緩,只是蓄勢。

它其實已經完成“空中加油”,即將進入新壹輪的提速。

在對亞信科技多年的觀察過程中,我壹直認為,它的業績快速增長只是結果。

我們更應該觀察的是,這樣壹家在既有領域已經無限接近天花板的傳統軟件企業,如何通過改革突破自身“基因鎖”,從組織、業務到流程,都既穩健又迅捷地實現轉型,最終順利抵達全新藍海。

放眼全球,這都是壹個極具難度的挑戰,而亞信科技也為我們提供了壹個教科書級的成功範本。

這也是科技雜談長期高度關註並持續解剖亞信科技發展歷程的核心原因之壹。

如果說,此前幾年,亞信科技更多是在苦練內功,那麽,前期的努力已經在向成績逐漸轉化。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在表面上的“業績放緩”背後,亞信科技的業務發展模式卻正在實現“提速換擋”。

比如,在數智運營業務上,亞信科技按照結果分成的比例已經越來越高,上半年已經達到23%。

比如,在垂直業務上,能源、政務及交通等戰略行業,都已經全面突破。

在能源行業,未來普遍需要5G專網支持,而目前核電覆蓋率不足30%,發電場站覆蓋率更不足1%。

而亞信科技上半年簽約的江蘇田灣、福建漳州等5G專網項目,都是合同額過億的行業標桿。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亞信科技上半年167%的收入同比增長,較過去看已經足夠驚人,但在未來看,或許才剛剛開始。

图片

在交通行業,亞信科技更是在上年半贏得了公司歷史上垂直行業金額最大的標桿項目:重慶東站綜合交通智慧樞紐。

而未來,僅僅是“十四五”規劃中,新建的類似樞紐就超過80個以上,需要優化的也超過20個。

這意味著,這個項目的產品和方案,都還有廣闊的規模復制推廣空間。

图片

最重要的是,在這些項目背後,亞信科技的業務模式升級也越來越受到市場認可。

現在,經過數年轉型,亞信科技已經逐漸形成“標準產品+解決方案”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大量可復用的技術與能力,都沈澱為了標準化的產品和方案,為進壹步擴大收入規模,提高利潤率夯實了基礎。

图片

在今年上半年,標準產品訂單的增長,已經全面提速。

图片


【4】

除了新興業務,在傳統業務領域,亞信科技也不斷與時俱進。

我們這裏需要理解的壹點是,所謂的傳統業務,只是說相關業務的規模,已經沒有了快速增長的空間,但這些業務本身,卻並非壹成不變。

作為整個信息科技行業的底層基座,在各種現代信息技術不斷升級的同時,通信網絡自身其實也從未停止高速進化。

亞信科技也同樣在不斷革新。

壹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今年大模型人工智能備受關註,而亞信科技也有參與。

據高念書透露,亞信科技很早就關註了這方面的技術與趨勢,並進行了相關布局,目前在培育的項目已經超過40多個。

但同時,亞信科技並不是像很多企業壹樣,直接推出自己的大模型產品;而是運用大模型的技術,把通信技術的特征與大模型進行融合,建立了壹套通信認知的增強模型,在BI、客服、網絡優化等各個領域,為運營商做好支撐,為更多垂直行業提供賦能。

“傳統的通用大模型裏是沒有通信特征的。”高念書說,“這是我們采取的不同路線。”

图片

在6G、算力網絡、數智創新等領域,亞信科技也都積極做好了充分準備。

图片

【5】

從整體來看,無論業務還是業績,亞信科技依然在穩步快跑。

根據高念書和黃纓的預計,在整個2023年,亞信科技依然將實現雙位數的增長,而2025年的戰略目標也將如期實現。

這並不讓人意外。

與上半年業績的波動相比,我更關註亞信科技的內生動力變化。

比如前文所分析的發展質量與業務模式;比如亞信科技在科技上的持續投入與引領。

图片

歸根結底,還是那句話,可持續的戰略定力,比壹時的高增長目標更加重要。

這壹點,只要我們深入理解了亞信科技在組織與業務上的轉型邏輯,就會明白。